信 2.

法界學堂第二十一週弟子規實踐條目

進度:信 2.

見未真勿輕言,知未的勿輕傳
事非宜勿輕諾,苟輕諾進退錯
凡道字重且舒,勿急疾勿模糊
彼說長此說短,不關己莫閒管
複習:
或飲食或坐走,長者先幼者後
長呼人即代叫,人不在己即到

一、經文導讀及講解
(一)見未真勿輕言,知未的勿輕傳
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,不可以只聽他人的片面之詞,而把這個話再傳出去,製造謠言是非,也不要輕易發表意見;對事情了解得不夠清楚明白時,不可以任意傳播,以免造成不良後果。
《常禮舉要》云:「口為禍福之門,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。」可見言語的影響是很大的,說話前一定要先考慮後果。不要靠言語來得到別人的重視,或是想以花言巧語煽動別人,炫耀自己的口才。這樣的人,眼光所看到的只在自己身上,忽略了言語可能造成的傷害。
 一般人所見所聞,難免有所偏失,不容易顧慮到整體,也沒有深入事情的核心,所以不宜輕率地發表看法,或者道聽塗說就傳揚出去。孔子的學生子張才高志廣,有一次請教孔子如何當好一位公務員?孔子教他「多聞闕疑,慎言其餘,則寡尤。」見聞要多方面地探討,遇到有疑問的就先保留下來,等到需要發表的時候,把清楚的部分,小心說出來,便可避免錯誤,這樣就掌握了發言的要領。

(二)事非宜勿輕諾,苟輕諾進退錯
平時要養成是非好壞的觀念,對於不合法、損害別人的事,不要輕易答應;也應衡量自己的時間、能力,實在做不到的,雖然是好事,只好隨喜讚歎,婉言推辭。因為辦不到的事如果輕易答應,會造成雙方的困擾,弄得自己進退兩難。
我們在答應事情之前,沒經過謹慎的考量,答應事情之後,往往馬上就後悔了。於是乎,有的就率而毀諾,這等人當然是不重視諾言;即便為了守信,而勉強去做,還是不能謂之重視諾言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答應得太輕率了!因為他忽略了事情可能造成的後果了!那個後果,也許足以令你毀身害命喪家邦,而你在答應之初,卻不曾細想其結果,反而顓顓執守之,造成難以彌補的憾恨。這樣子的重視諾言,不是真正了了明白重視的真諦,反而不如不守信的好。所以孔子才說﹕「信近於義,言可復也。」義者宜也,也就是正當而合宜;復者赴也,也就是實行,就是赴湯蹈火也無悔。
對於小孩的要求,合理的我們才可以答應,不合理的,大人一定要堅持。不然他要什麼你給什麼,助長了孩子的貪心,和奢侈、奢靡之氣,這樣就危害甚大。
我們大人也決不能輕諾。所以當別人有求於你,比方說他有急事,有一些緊急狀況要有求於你,你也要穩下心來先把他這件事聽清楚。有時候對方很急,他的急又帶動了你的心很混亂,很有可能你答應了,到時候事情不如你想像這樣。比方說,他只是片面之詞,你又沒有冷靜下來,很可能你答應的事,到時候那個情況不如你預期,你也很難處理。所以急事還要緩辦。而且當對方要找你幫忙,甚至於是跟你一起去做這件事,你也要考量:第一個他的能力夠不夠,第二個自己的能力夠不夠,要看看這一件事情各方的緣分成不成熟。假如不成熟,你就很輕率的答應,到時候你會做也不是,不做也不是;到時候就會很尷尬,也會產生一些誤會。你本來是好心,到最後可能會很難收拾。所以我們有善心,還要用理智去判斷才行。
(三)凡道字重且舒,勿急疾勿模糊
談吐說話時要口齒清晰,咬字清楚,語氣態度要穩重而且舒暢,不要說得太快太急,或是說得字句模糊不清,讓人聽不清楚或會錯意。言語是要表達內心的意思,所以說話時,咬字、斷句必得清清楚楚不急不躁,流利自然,這也是尊重別人的一種禮貌。古人說:「大凡富貴長者,說話必定是穩重而且持守不變。」正是這個道理。
(四)彼說長此說短,不關已莫閒管
遇到有人在說三道四,聽聽就算了,要用智慧判斷,不要輕易受別人影響。與自己無關的事不要去干涉,以免介入別人不必要的是非。一般人對別人的是非長短,都很感興趣,經常隨便播送臨時聽來的馬路消息,不但攪亂了別人,也損害了自己的德行。
宣公上人說:「口開神氣散,舌動是非生」。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這樣說長道短?俗話說:來說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。人群有一個習慣,他們會逼你靠邊站,你到底要在我們這邊還是要在那邊?有沒有這個傾向?那我們就偏兩邊都不站,所以『不關己,莫閒管』,趕快遠離是非之地。因為來說是非者,他一定有所目的,一來是要拉攏你,二來要詆毀別人。只要有是非,就會對團體有所傷害,那我們絕對不樂見這樣的情況發生。所以要帶動的是不去跟人家搞是是非非,我們應該走出一個正確方向,要和氣待人,多多包容。
古人說:「利刀割體痕易合,惡口傷人恨難消。」言語真是禍福之門啊!一句得當的讚歎,一段愛的鼓勵,往往能讓意志消沈的人,重新燃起無限的希望。一個人要說出得當的好言語,這是可以培養學習的。
(五)複習
或飲食或坐走,長者先幼者後
長呼人即代叫,人不在己即到

1. 吃飯時:應先將碗筷擺好,再請父母長輩來用餐,等父母長輩開始吃飯時自己才可動筷子,並且先夾菜給父母長輩。

2. 搭車時:
a.看見有長者、孕婦、殘障人士或比自己年紀小的小朋友上車,應主動起身請他們到自己的座位上坐(配和手的姿勢,並說:「請坐!」)。
b.坐車時,也要有秩序,排隊要排好,先下車後上車,不能爭先恐後,上了車後要先往後走,把位子讓出來,不可以一上車就挑前面的位子坐。

3. 行走時:
a.小小朋友:走在父母親的左右,牽著父母親的手,或是走在父母親看得到你的地方。
b.大朋友:走在父母親長輩的左右陪他們聊天,或走在他們的後方
c.和爺爺奶奶一起出門時:如果老人家行動不方便時,我們可以稍微攙扶他們,進門時也要讓長輩先走。

4.上學時:自己揹書包、提袋子,不讓父母長輩代勞。

5.長輩叫人時:父母長輩在叫人時,如果對方沒聽見,我們要立刻去替長輩找人,如果長輩要找的人不在,就要先到長輩面前,問問看有什麼事情,自己能否幫忙處理。
正確的對話:
媽媽:小英呀~~去幫媽媽買個醬油回來。
小英:……………
此時小明應該馬上到小英面前~
小明:小英,媽媽再叫你~~
小明看見小英在講電話,應該馬上到媽媽面前~
小明:媽媽,小英在講電話,請問媽媽有什麼事要交待的嗎?
媽媽:請你去幫媽媽買瓶醬油回來!
小明:好的,我馬上就去!
(在學校,如果老師在叫其他同學時, 我們也要「長呼人即代叫,人不在己即到」)

6.客人來訪時:
主動起身去開門,說:「請進!」。
先跟客人問好,90度鞠躬,說:「_____,您好!」。。
請客人入內,並拿拖寫給客人穿(注意鞋子的方向)說:「請穿鞋!」。
請客人坐下,說:「請坐!」。
等客人坐下後,倒一杯茶水,雙手遞給客人喝,說:「請喝茶!」。
請客人稍等,說:「請等一下!我去請媽媽出來。」然後請長輩出來接待。

二、故事時間:
(一).三人成虎 (見未真勿輕言,知未的勿輕傳)
龐恭是戰國時魏國人,他為了怕魏王聽信讒言疏遠他,在出使前特地問魏王:「若有一人說市集出現老虎,請問魏王是否相信呢?」魏王表示不相信,他又問:「假如又有第二人說親眼所見呢?」魏王答:「我會半信半疑。」他接著問:「若有第三個人也這麼說呢?」魏王答:「我會相信」。龐恭說:「街上不可能出現老虎,可是有第三個人這麼說,就成真了。希望大王明察,不要聽信謠言」但是他出使後,魏王仍聽信謠言不再重用他。
(二)曾參殺豬(事非宜勿輕諾,苟輕諾進退錯)
曾子之妻有一天要去市場,因為孩子哭鬧著要跟去,曾子之妻隨口說了一句:「等我回來就殺豬燉肉給你吃」孩子聽了之後就不再哭鬧。等曾子之妻從市場回來後看到曾子準備殺豬,便馬上阻止說:「我是哄小孩的,你怎麼認真起來?」曾子答:「當大人怎能說謊?這樣怎能教育小孩,既然說到就要做到!」便動手把豬殺了。
(三) 白賊七
在古早的臺灣民俗故事裡,「白賊七」是個家喻戶曉的小人物。他怎麼叫做白賊七呢?「白賊」,是閩南語「騙子」、「謊話」或「欺騙」的意思。
他在大家族排行第七,自小父母雙亡,跟著叔嬸過活。他不但反應敏捷,口才也好極了。見了什麼人,遇著什麼事,他無不唱作俱佳,繪聲繪影地把沒的說成有了,死的也說活轉過來,只可惜都是謊話順口溜,所以才得了這個不雅的外號。若要講他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 ,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。因此村子裡的人見了他 ,莫不敬而遠之,以免成了他捉弄的對象。
有一天傍晚,又有戶被捉弄的人家氣呼呼地上門來告狀,他叔叔氣得七竅生煙,把他鎖到柴房裡去,也不給晚飯吃。夜裡天冷,他只穿一件單衣,又餓又凍,好不難過;沒辦法,他只好在房裡頭打圈兒跑,跑得氣喘吁吁,汗流浹背。這時,他嬸嬸不忍他凍著,悄悄來看他,只見他熱呼呼地身上還冒煙呢,真是十分驚訝。白賊七就說﹕「嬸嬸,您不曉得吧?我這是件寶衣,冬暖夏涼。神仙見我可憐,給了我穿,您可不能說出這祕密哇!」嬸嬸羨慕地想用身上的夾襖和他換,白賊七推托了一會,才不捨地把衣脫下,邊說﹕「 嬸嬸養我這麼多年,就算我孝敬您老人家吧!」於是他換上夾襖,回房裡舒舒服服睡大覺去了,把只穿著他那件單衣的嬸嬸鎖在柴房裡試驗寶衣的功效。
天亮了,叔叔開了柴房一看,血氣衰弱的嬸嬸早凍死在那兒了。叔叔氣瘋了,把白賊七自被窩裡抓起,裝進麻袋,用麻繩綁緊袋口,扛到了河邊往水裡頭一扔。可是也不知是叔叔體力不足,扔得不夠遠,還是白賊七命大,這麻繩被淺水處漂來的樹枝鉤住,麻袋就沒沉下;白賊七竟鬆脫了繩子,爬出麻袋,游回岸上。他拖著那麻袋,抄小路走,在叔叔回家的路上出現,叔叔驚嚇得像撞著了鬼似的。白賊七又信口胡謅道﹕「我坐這寶貝麻袋到龍宮玩了一趟,要不是惦念您老人家,我還不想回來哩!」又形容龍宮多麼美輪美奐,食物又是山珍海味;叔叔羨慕得不斷央求他﹕「我老得快進棺材了,也沒見識過龍宮,你就讓我去玩一會吧!」白賊七裝著很勉強地答應了。叔姪倆於是到了河邊,叔叔等不及地先鑽進麻袋裡去了;白賊七再加進一塊大石頭,綁緊袋口往深水處一扔,然後回家去享用叔叔的家產了。這白賊七後來惡貫滿盈,成了眾矢之的,據說死得很慘;不只這樣,恐怕死後魂魄還要在無邊地獄受拔舌耕犁、灌屎灌尿的苦,永無出期呢!我們想想﹕這豈不是害人又誤己?。

三、常禮舉要(演練活動)
(一)課堂演練:

1.說話的技巧
急事,慢慢地說
大事,清楚地說
(凡道字重且舒,不急疾不模糊)
沒把握的事,謹慎地說
沒發生的事,不要胡說
(見未真勿輕言,知未的勿輕傳)
做不到的事,別亂說
(事非宜勿輕諾,苟輕諾進退錯)
傷害人的事,不能說
(彼說長此說短,不關己莫閒管)

2.說話的儀態禮節
(1)眼神接觸對方
(2)身體輕鬆自然
(3)臉部微笑點頭
(4)音調悅耳
(5)音量適中
(6)不緩不急
(7)長話短說
(8)切中要點
(9)不亂插嘴
(10)稱謂用語

四、本週家庭作業(躬行實踐)

1. 不故意製造或傳播謠言是非,對於不合法、損害別人的事,不要輕易答應。

2. 說話時要口齒清晰,咬字清楚,不要說得太快太急,或字句模糊不清。

3. 複習:
或飲食或坐走,長者先幼者後
長呼人即代叫,人不在己即到

4. 複習:客人來訪的禮儀

◎當孩子忘記沒有照著實踐時,請家長不厭其煩地提醒教導孩子。
◎請家長每天以孩子的品性表現作評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