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界學堂第二十六週弟子規實踐條目
進度:汎愛眾3
人有短切莫揭,人有私切莫說
道人善即是善,人知之愈思勉
揚人惡即是惡,疾之甚禍且作
善相勸德皆建,過不規道兩虧
複習:
冠必正紐必結,襪與履俱緊切
置冠服有定位,勿亂頓致污穢
一、經文導讀及講解
(一)人有短切莫揭,人有私切莫說
發現他人的缺點,絕對不要揭穿。發現他人的秘密,千萬不要去張揚。所謂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當我們有短有私,希不希望別人到處宣揚?當然不希望,所以我們不希望別人如此,自己也不應該這麼做。
(二)道人善即是善,人知之愈思勉
能讚美他人的優點或善行,這就是自己的長處,也就是行善,因為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讚之後,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,他人聽到也能夠見賢思齊。例如把上弟子規學到的、聽到的故事記起來,可以告訴別人,讓大家都可以效法、學習。
(三)揚人惡即是惡,疾之甚禍且作
張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,就是自己的罪惡,也是做了一件壞事,如果指責批評的太過份了,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。因此我們平時要謹言慎行,不說別人的過失,因為說別人的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,會折損自己的福份,也可能會傷害到對方或豎立敵人,若對方惱羞成怒,會造成嚴重的後果,所以我們要養成「揚善於公堂,規過於私室」之「隱惡揚善」的習慣,要顧及他人的面子,不但可以避開災禍,更可以改善社會風氣。
(四)善相勸德皆建,過不規道兩虧
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規過勸善,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,朋友如果有過錯,不能互相規勸,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虧損。那我們要用什麼態度規勸呢?要誠心誠意「怡吾色,柔吾聲」的勸告。
朋友之間的維繫,不是只靠感情成就,還得有「義」存乎其間;若單靠感情,這樣的交往只能濃郁一時,卻不會芬芳久長。朋友是這樣,古代的君臣或現時社會的雇主員工關係也是這樣;甚至夫婦之間,還是一樣要以義相合,才能維繫得長久而和諧。所謂「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甜如蜜」;誰能天天吃蜜糖而不膩呢?水雖淡而無味,卻不可一日或缺。
既然以上這些人倫關係都得靠「義」來維繫,而義者,宜也;什麼又是最適宜的呢?那就是要互相勸善規過。我們若是一味愛護,有過不規,就是自己虧了義氣;更糟的,對方還可能因了我們的縱容、姑息,而一錯再錯,終至身敗名裂。相反的,我們若能恪盡言責,不但守住義理,對方也因此道德增上,那真是雙方的褔氣!所以,能規勸人,固然是有才有德;能接受規勸,更是有德有量。
(五)複習
冠必正紐必結,襪與履俱緊切
置冠服有定位,勿亂頓致污穢
帽子要戴端正,穿衣服要把鈕扣結整齊,襪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貼切,鞋帶要繫緊,這樣全身儀容才整齊,也才不會踩到鞋帶跌倒發生危險。脫下來的帽子和衣服,應放置在固定的位置,不要隨手亂丟亂放,以免弄縐弄髒了!有些同學到處亂丟東西,自己找不到還會亂發脾氣。
二、故事時間:
(一)鄭均悟兄
漢朝時鄭均的哥哥是一位小官吏,常收受別人送來的禮物,鄭均常勸告哥哥,但他都不聽,所以他便出外幫傭一年多,並將辛苦工作所得的金錢都給了哥哥,也勸告哥哥:「東西用完了可以用勞力賺錢來買,但如果犯了貪污的罪,一生的名譽都將毀於一旦。」他哥哥因此改過向善,成為一位廉潔的官吏。當哥哥過世後,鄭均獨立撫養嫂嫂和姪兒。
(二)秦穆公
秦穆公有一匹心愛的馬,在山野的圍獵中走失了,便派人滿山遍野地去找。一團騎兵發現煙火便循香找去,看見有一群人生著火在烤馬肉吃,就怒叫道﹕「你們這些野人,好大的膽子!竟敢偷走君王的愛馬宰了吃!」便把這一批吃馬肉的人都押到穆公面前。
穆公看著最鍾愛的馬已死,固然心疼;但愛馬的命既已無可挽回,又何必徒然殺死這許多人命呢?於是叫人抬來一缸美酒,並說﹕「我聽說吃了寶馬的肉如不用好酒佐食,腸胃會撐不住。你們快快把酒喝了!」就率兵回城。
過了幾年秦晉交戰,秦國因為輕敵而大敗,穆公逃到一處山坳間,情況十分危急;忽然一陣巨雷似的響聲,一隊人自山坡滾著大石直衝到敵軍前,奮勇嘶殺把晉兵打得落荒而逃。穆公慚愧地下馬致謝﹕「寡人不曾恩及全國百姓,是何褔德竟蒙冒死相救!」領頭的人也急忙率眾跪下說﹕「大王!我們就是那群吃馬肉的人啊!」
(三)楚莊王
楚莊王有一回宴請將相大臣,不但把上好的陳年醇酒取出招待,更叫後宮美女輪流敬酒。在昏暗的燈光下,君臣喝得酒酣耳熱,談笑不斷;忽然,他最寵愛的一個妃子悄悄挨近說﹕「大王!方才賤妾敬酒時,有個人趁機對我不規矩,賤妾巳偷偷把他的帽帶子摘斷。您只要把燈點亮,察看有誰的帽帶子斷了,就知道不守規矩的人是誰了!」
楚莊王一聽,馬上說﹕「賜人飲酒弄到他酒醉失禮,這是寡人的過失。寡人怎能再用後宮女子的小節去玷污了廟堂大臣的大行呢?」於是下令搬來更多美酒,並把燈火全部吹熄,說﹕「今天我們君臣痛飲,不醉不歸!誰若不喝到帽帶子都捻斷了就不算盡歡盡興!」天明時,一堂醉得東倒西歪的大臣已沒有一個還有帽帶子的了。
後來在一次出使外國的談判中,有一位大臣拼命捍衛楚莊王,又以和對方君王同死做要挾,終使對方君王簽下了和約。任務順利完成,君臣一行也得以安全歸國。途中,楚莊王不解地問那個大臣﹕「寡人似乎不曾特殊地加榮寵於你,你為何這麼樣地拼命保衛我呢?」那個大臣回答說﹕「臣就是那個被美人摘斷帽帶子的人!」
(四)楚莊王
漢朝中興之主光武帝,便是有德有量的君主。有一回光武帝出郊打獵,獵得高興了,竟忘了時間已晚;車騎回到東城門口時,已是半夜了。鎮守東門的郅惲就是不開門;而且,第二天早朝時,郅惲更直言指責皇帝有二過;知法犯法是其一,畋獵無度是其二。光武帝畢竟是個英明有為的君主,非但沒生氣,還當眾認錯,又賞賜郅惲一百疋布,以嘉獎他的盡職。
(五)唐太宗
唐代最英明有為的皇帝太宗,有個最直言敢諫的魏徵;只要唐太宗的言語行為有任何不當,魏徵必定直言進諫,唐太宗也都能虛心接受。
此外,太宗還有位長孫皇后,更是唐太宗的賢內助。有一回唐太宗得到一隻名貴的小鷹,十分喜愛,便拿在手上把玩著,並訓練小鷹一些技能。正玩在興頭上,外面通報魏徵覲見。唐太宗心想﹕真是煩!什麼時候不好來,就偏揀在這時辰?待會兒讓這老頭子見了,一定又要囉嗦個半天,講什麼「玩物喪志」的大道理。於是把小鷹藏在衣袖裏,準備早點兒打發魏徵走。
不料魏徵眼尖,早就看到唐太宗的動作,因此故意大事小事談了一件又一件,說個沒完;唐太宗心裏發急,又不能不應付他。等到魏徵終於告退,唐太宗才噓了口氣;一看,小鷹已悶死了。唐太宗雖然懊惱,卻不敢怪罪魏徵,因為他太想做好一個能納諫的賢君,只好不再玩小鳥了。
又有一次,長樂公主出嫁,唐太宗最疼這個長孫皇后親生的女兒;因此命令備禮要隆重,嫁粧多過另一位不是皇后親生的永樂公主。魏徵又說話了﹕「疼愛之情雖有差別,同是公主的身份卻是一樣的,不可以失了禮制。」唐太宗只好聽從。回宮後告訴皇后,不料皇后不但沒感覺失望,反而讚歎說﹕「以前陛下敬重魏徵,妾未知其故;現在聽了這番勸諫,才知道魏徵真不愧是國家的重臣!」
又一次,唐太宗終於受不了魏徵不留情面的勸諫,下朝回宮仍怒不可遏,便說﹕「朕非殺了那個鄉下老頭子不可!」長孫皇后忙問﹕「誰啊?」唐太宗又氣又委屈地說﹕「還有誰!就是那頑固的老傢伙魏徵啊!每次在朝廷當面侮辱我,我皇帝的尊嚴擺哪兒啊?」長孫皇后默然退下,換上了大禮服,恭敬地站在庭階上;皇帝十分不解,皇后就說﹕「妾聽說君主如果聖明,臣子自然正直。今天魏徵這樣正直,全是因為陛下聖明之故,怎麼可以不道賀呢?」高帽子一戴,唐太宗哈哈大笑,自然心開意解了。
長孫皇后運用智慧,不但保住丈夫的顏面,更保全了魏徵的老命,使他還有機會繼續直言強諫。所以內能有賢后婉勸,外能納賢臣直諫,這應是唐太宗所以能成為一代明君的原因。
三、常禮舉要(演練活動)
(一)勸告他人方式(善相勸德皆建,過不規道兩虧)
1.以身作則
2.以真誠心「怡吾色,柔吾聲」的勸告
(二)勸告他人的要點
1.地點
「揚善於公堂,規過於私室」別人犯了錯,不要在大家面前讓他下不了台,要找適當的地點,私底下悄悄的說。
2.態度
理直氣要和,不要因為自己是對的,就對犯錯的人沒有禮貌,態度要溫和。
(三)實際練習
請學生到前面來練習遇到下列的情形該如何處理:
- 公車上的人看到老人家不讓座。
- 在火車上有人大聲的講電話。
- 有人隨手亂丟垃圾。
- 同學在背後抱怨老師功課出太多。
四、本週家庭作業(躬行實踐)
- 不揭穿他人的缺點,不張揚他人的秘密。
- 家人或朋友若有過錯,要以真誠心「怡吾色,柔吾聲」的勸告。
- 注意儀容整齊:帽子戴端正,穿衣服把鈕扣結整齊,襪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貼切,鞋帶要繫緊。
- 脫下來的帽子和衣服,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,不要隨手亂丟亂放。